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  >> 查看详情

新能源车企加大投入 2025年有望再次“跑”出销量新高

来源: 央视新闻   日期:2025-01-13 10:18:58  责编:刘玉辉 
分享:
   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站在年产销量超过1000万辆的台阶上,正开足马力,加大新一轮投入,加速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这里有新纪录、新目标,也有新货轮、新工厂,还有层出不穷的新车型和新技术。新年伊始,在广西柳州上汽通用五菱的生产车间,这里刚刚迎来了第30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除了加大产量外,今年他们还将推进与新能源汽车有关的电池、电机、电控等30多个新项目。
  在北京小米的汽车工厂,得益于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产线,这里正在不断刷新着车辆生产的交付速度。小米汽车工厂总经理 季国伟:2025年,我们全年交付目标是30万台,这意味着我们将在扩大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增加产线、扩充产能,继续提升工厂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效率。
  记者注意到,新的一年,多家新能源车企都制定了新的产销目标,多数增幅在30%左右,有的甚至翻倍。在广州的这家全球唯一的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这里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今年就有8个全新的新能源车型计划上市。
  广汽集团总经理 冯兴亚:和2024年相比,(我们)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幅度要超过50%,基本上每月都要有新产品上市。在广汽埃安的生产线上,记者看到,这里正在开足马力,加紧生产10万元级的智能新能源汽车。它不仅集合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还有着71%占比的高强度钢材料车身,而且搭载的“弹匣电池”电芯在经过一圈半的扭转后,安全依然能得到保证。广汽集团总经理 冯兴亚:今年在智能驾驶系统的上车的比例上,我们还将进一步扩大,款型也在进一步提高。
  记者注意到,新年伊始,多家新能源车企还加大了新技术的投入,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新一代电池产品正在加速研发,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在加速赋能汽车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全流程,高阶自动驾驶加速落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 许海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跃上了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要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和效益的提升。
  开年不停歇 中国汽车“出海”正当时
  不仅是国内市场上新能源车企加速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新年伊始,中国汽车品牌“走出去”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在山东烟台,一月份的时间还未过半,这里的滚装码头就已经向海外发运商品车超过10000辆。在江苏南通,全球最大、最环保可运载9100辆车的汽车滚装船刚刚交付投入使用;在广东深圳,比亚迪出海滚装船队再添一员,最多可以满载7000辆车驶向全球。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助理 罗昊:新年伊始,比亚迪第三艘滚装船合肥号的顺利启航,对我们整体的出口能力有显著提升。
  记者注意到,随着技术和产业链的发展,新年伊始,越来越多的车企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产品出口,而是纷纷投入产能,到海外“大显身手”。在泰国罗勇东部经济走廊特区,长安汽车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正在加紧建设新工程。长安汽车东南亚事业部副总经理 蔡洪伟:我们计划于2025年3月底前实现投产,一期设计产能为10万辆每年,并且具备二期将扩展至20万每年的能力。
  除了整车出口、海外建厂外,新年伊始,上汽通用五菱还在推进“新质生产力出海”,联合汽车上下游的产业链,输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技术的新质出海。
  利好政策延续 新能源汽车继续平稳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表示,2025年一开年,新一轮利好政策集中释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的《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指出,要扩大汽车报废更新的补贴范围,将国四排放标准的燃油乘用车也纳入其中;此外,还要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的更新补贴标准,平均每辆车补贴金额将从6万元增加至8万元。
  不仅如此,此前财政部还发文明确政府采购要求,规定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1600万左右,同比增长约23%。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生活消费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中国生活消费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生活消费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中国生活消费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中国生活消费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中国生活消费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 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中国生活消费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联系邮箱:zgshxfw@126.com 手机:13910910492(含微信)QQ:1176602562

相关文章

  • 赛力斯超级增程赋能 问界M9交付突破15万

       2025年1月8日,问界M9第15万辆用户交付仪式在北京举行。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张兴海向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艺术家阎维文老师交付问界M9第15万辆新车钥匙,共同见证了“世界级好车”问界M9开启崭新篇章的历史性时刻。问界M9能够成为国内豪华车市场中的顶流,得益于华为领先智能技术加持,也离不开赛力斯深厚的电动化技术实力。赛力斯从用户需求出发,开创性探索纯电+增程双技术路线。早在2016年,赛力斯便前瞻性地投入到增程技术的研发和布局中,是行业的开... [阅读]

  • 新能源汽车2025年有望再次“跑”出销量新高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多项数据刷新纪录;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新能源化的浪潮依然澎湃。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获悉,伴随年初新一轮利好的集中释放,行业协会、研究机构、主流汽车企业等有关负责人都对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提出了乐观预期和更高目标。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和产能出海的步伐并未停止,新年海外市场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政策暖风频吹 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预期提升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消息不断。... [阅读]

  • 车企驶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背后

       前不久,广汽推出了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计划2025年实现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并率先在广汽传祺、埃安等主机厂车间生产线和产业园区开展整机示范应用。   小鹏、奇瑞、小米、上汽等多家车企也纷纷通过投资或自研方式入场,发布人形机器人相关技术、产品或规划。车企跨界角逐人形机器人,为这个本就备受关注的新赛道加了一把火,也让我们对汽车产业和机器人产业的未来有了更多想象空间。   细细想来,从汽车到机器人,有着不少共通之处。业界... [阅读]

  • 吉利控股全面践行《台州宣言》 引领绿色智能通行生态

       1月5日,《台州宣言》解析会暨吉利控股亚冬冰雪体验之旅(以下简称解析会)在哈尔滨举行。吉利控股发布2030愿景:引领绿色智能通行生态。公布集团未来三年战略目标:至2027年,整车销量超500万台,成为电动化智能化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引领者,逐步形成差异化的绿色智能通行生态竞争力。    此次解析会是吉利控股集团2025首个开年活动,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吉利控股集团总裁、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和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共同解读吉利控股全面践行《台... [阅读]